中新社香港12月6日电 (记者 刘大炜)香港特区立法会6日三读通过《2023年税务(修订)(合资格股权权益持有人的处置收益)条例草案》,以落实2023年至2024年度财政预算案建议的“税务明确性优化计划”,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优化计划,投资者收益若符合指明准则便无须课税。具体而言,若有关投资者在处置某项获投资者股权权益日期前的连续24个月内一直持有相关股权权益,且所持份额占获投资者全部股权权益的至少15%,并符合某些为维护香港税制而订立的条件,则投资者的收益会被视为资本性质而无须课税。
据了解,“税务明确性优化计划”前,香港特区政府税务局采用的是“营业标记”方法,即考虑个案的相关事实和情况以审核有关收益的性质,再判断是否需要课税。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对修例通过表示欢迎。他认为,相比其他税务管辖区的类似计划,“税务明确性优化计划”可以提供更广泛的企业和股权权益覆盖范围、更低的股权持有门槛、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具有竞争力。
许正宇表示,香港致力优化营商环境,以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实施简明的准则,“税务明确性优化计划”为企业尽早明确了“属资本性质股权权益的本地处置收益无须课税”,并可以加快厘定税项、降低合规成本。这些都有助企业进行扩展或重组业务,并促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投资及商业活动的首选平台。
修订后的条例于2023年12月15日刊宪。“税务明确性优化计划”将适用于在2023年4月1日或之后课税年度的评税基期内累算、并在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处置股权权益所得的有关收益。(完) 【编辑:田博群】
中新网苏州12月6日电 (周建琳)《守护古城·留住乡愁——阮仪三古城保护纪实文献展》5日在苏州美术馆开幕。年近九旬的阮仪三出席开幕式并向苏州美术馆赠送珍贵手绘图。
踏入展厅,《青春岁月》是文献展的第一篇章。“钮家巷傍着一条小河,河上有七八座通往对岸人家的户桥,河边有一排大树,景色很好的。”这是阮仪三童年记忆中的苏州平江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他感慨道:“苏州,是我的乡愁,是我出生的地方。”
《守护古城·留住乡愁——阮仪三古城保护纪实文献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 苏州美术馆供图
17岁那年,阮仪三报名参加了海军。当兵5年后,阮仪三考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毕业后的阮仪三留在同济大学教书,但更多的时候他身处在中国古城古镇保护的第一线。
第二篇章《故乡情愫》展示了阮仪三在苏州古城保护与规划方面的重要文献材料,如首次提出平江路绝对保护区概念的规划文稿、《1997年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等。苏州古城的保护凝结了众多人的心血,阮仪三的贡献是显著的。
1987年,阮仪三带领学生设计“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自此开启了保护苏州古城的实践之路。按苏州原有的双棋盘河街格局,阮仪三把古城划分为54个街坊,制订相应的保护规划。这54个街坊的划定和保护指标的确定,为苏州古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核心规划思想沿用至今。
《护遗之路》是文献展的最后篇章。站在展厅里,古稀老人庄春地久久不愿离开,他曾任周庄镇镇长,是古镇从保护、发展到走向世界的见证者、推动者。“周庄是幸运的,在1986年遇见阮仪三。”展厅里,庄春地与阮仪三的通信原件,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1986年,阮仪三教授帮助周庄制订了《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提出了‘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建议。正是因为这一规划,才使今天的周庄古镇依然保持了完整的历史风貌。”庄春地说:“阮仪三教授身上有一种坚持走下去的毅力,正是这种毅力感染了我,让我愿用一生的心血,去保护、守望古镇周庄。”
不仅是苏州,平遥、丽江、绍兴、潮州等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阮仪三的规划和呼吁下,得到有效保护,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致力于调研和保护历史乡镇,他着力保护的周庄等江南六镇成为我国乡镇保护的范例,推动了全国保护和发展历史乡镇的热潮,因而享有“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等美誉。
“今天,在阮仪三先生的家乡举办他的纪实文献展,回顾他的工作、生活历程和学术成果,希望能让参观者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视角去审视我们蕴藏于历史长河中永不断灭的乡愁。”中国当代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评价道,阮仪三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观其过往,“守护古城,留住乡愁”是他的信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