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6日电 (蒋睿彤 许婧)记者6日从上海海事大学获悉,我国首艘甲醇增程动力船“中山1号”近日在广东省中山市试航成功。
据了解,“中山1号”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艘甲醇增程动力船,由上海海事大学王忠诚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盛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广东致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改造。
本次试航全面验证了纯甲醇动力增程、纯电池、甲醇动力增程与电池组共同驱动下的电推技术已具备成熟应用,可推向市场,试验结果表明,所有验证项目全部达到设计指标,试航取得圆满成功。
甲醇增程动力“中山1号”试航现场。上海海事大学供图
“中山1号”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艘甲醇增程动力船。该船船长10.6米、宽2.7米、船艏吃水0.25米、舯0.35米、船尾0.45米,排水量4.5吨,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运行模式及同步补能续航,全航程采用增程模式推进。
数据显示,航行全程实现“零碳排放、超低污染”,标志着该技术在纯甲醇增程动力的续航能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船舶绿色动力及节能减碳技术研究”团队,在王忠诚教授的带领下,致力于船舶低碳/零碳燃料动力、废气温差发电及脱碳技术的前沿研究。团队成功开发甲醇燃料动力示范船,并建立了船舶废气温差发电实验平台,为船舶行业的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忠诚教授表示:“此次携手国内企业研发的船用甲醇增程动力系统在‘中山1号’船舶上成功试航,实现了全程零碳排放与超低污染。上海海事大学具有该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续航力强,集成了多种先进特性,将对推动船舶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当前,国家在大力发展包括甲醇为燃料的新兴产业,特别是航运行业,同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甲醇增程动力船“中山1号”的试航成功,对于推动内河、沿海旧船舶更新改造,加快新一代绿色智能船舶研制,具有极强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下一步,上海海事大学将联合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盛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推动甲醇应用产业链全面发展,积极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构建以高效、循环、低碳、高质量为特征的现代绿色航运生态体系,全力护航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完)
中新网台州12月6日电(傅飞扬 戴晨依)5日晚,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活动在广西南宁市开幕。当晚,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举行,由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原创的宋韵主题话剧《贤相杜范》上演,与中国各地优秀剧团以及来自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艺术院团共展梨园戏韵。
记者了解到,话剧《贤相杜范》是黄岩区2022年打造的对外公演的宋韵主题话剧,由黄岩区委宣传部策划出品,已入选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项目、2022年度台州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该话剧以黄岩名人杜范为原型,通过“直谏、回乡、宁国府、封城留贤、就任宰相”等多幕讲述了杜范一腔忠贞保社稷、一生劳累忧黎元、一展抱负整朝纲、一身清苦味自甘的传奇人生,展现了杜范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与此同时,《贤相杜范》还把“乳柑、五洞桥、沙埠窑越瓷”等宋朝时期黄岩独有的文化符号以艺术视角在剧中有机融合,呈现了民俗典故、宋礼、宋服、宋乐、青瓷等宋韵文化元素。
黄岩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当地将进一步深入落实文化复兴战略,继续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打造音乐会、舞台剧、文学作品等各类大众喜闻乐见、展现黄岩魅力的文艺精品,用艺术讲好黄岩故事,推动优秀作品登上国际舞台,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完)